暑期社会实践|艺路乡伴,心中有情,驻村有力” ——安博(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赴丽水景宁开展“百名学子寻访百名驻村干部”实践活动(一)
带队老师:谢银环、蒋丽娜
负责人:郑雯雨
团队成员:李炯莹、李宝雯、廖英姿、
周羽茜、许唐含、王羽嫣
采访乡镇:渤海镇、渤海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为深入了解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了解农村的创新发展、政策支持、产业协同、资源优势与发展机遇等,引领大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健康成长,在疫情背景下,安博(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访畲乡风情,探畲乡振兴”实践服务团于8月12日-8月14日线上采访了丽水景宁渤海镇及四个村共12名驻村干部,开展了以“乡村振兴有示范”为主题的线上访谈。

图1实践团线上会议
渤海镇基本情况
渤海镇是景宁县城东北部的库区乡镇,坐落在浙江省第二大人工湖-干峡湖畔,距县城23公里,东与青田、文成两县交界,南邻郑坑乡,西与红星街道相接,北邻九龙乡。渤海镇下辖1个居委,6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户籍人口6373人,常住人口1290人,畲族人口923人。有党组织9个,党员261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24名。
渤海镇依山而建、伴水而生,有着独特的高山峡湾风光和生态美景,旅游资源丰富。一是优良的生态环境-水。溪流众多,水质清澈,水资源丰富,素有“华东第一大峡谷”之誉。二是丰富的人文资源-畲族。镇内拥有陈坦庵墓、刘基母富氏墓、朱氏千年铜人,还有马氏天仙殿等人文资源,亦有安亭等畲族村庄,畲乡风俗保存完好,拥有一定的历史人文底蕴。三是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便捷。从地理区位上看,渤海镇是景宁的东大门,是温州的后花园,距县城23公里。
打造“滨湖小镇”
创建美丽乡村新风采
8月12日上午,实践团采访了渤海镇党委书记吴如峰,他向实践队员们介绍了渤海镇的地域、人口、资源等的基本情况以及现阶段渤海镇“乡村振兴”成果,重点介绍了渤海镇围绕千峡湾“水”主题的相关建设。
通过采访实践团得知,吴如峰书记在狠抓民生工程的同时,加快城镇融合步伐,推动村集体增收。通过招商引贤启动“乡贤回巢”计划等方式,为渤海镇成功招引乡贤回归投资建设的6.8亿元项目——千峡湾渤海生态园,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并成功举办垂钓文化节和“民族杯”全国少数民族垂钓邀请赛,三年来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近万名选手和游客,中央电视台第5频道也报道为其点赞,等等事迹,屡见不鲜。

图2 渤海镇党委书记吴如峰
用心服务农村农业
努力传承畲族文化
随后实践团采访了渤海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伟东,他向实践团重点介绍了服务农村农业和传承畲族文化相关举措,他一直致力于做强主导产业促增收,做强农产品产业,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同时,作为安亭村驻村干部,刘伟东也努力传承畲族文化,他与其他村委深入挖掘特色资源,推进安亭畲族文化特色村寨建设,通过“畲味”十足的景点,吸引游客数千人,收益达到5万元,收到游客的好评率达95%。
在交谈中,刘主任还建议我们新一代青年大学生要转换态度、调整观念,有机会多去基层锻炼,多积累经验,厚积而薄发,只有开阔自己的视野,放手去做想做的事,才能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图3 渤海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伟东
渤海村基本情况
渤海村是渤海镇下辖的行政村,与渤海镇政府、渤海村民委员会所在地呈三角形,位于县城东北17公里,与石塘山村、东湖村、渤海社区、安亭村相邻。村建于南宋祥兴元年(1278),原系蒲草丛生之沼泽地,四周皆山,溪水环流,昔称其地为“蒲海”,以谐音变成为今名。全村人口共1270人,408户,其中畲族8人。村庄北靠凤山,南临欧江小溪,通公路,俱舟船之便,为县东北部农副产品的主要集散地。渤海村有云中大漈景区、大均畲乡之窗景区、景宁金仙寺、严氏节孝木牌坊、时思寺等旅游景点,其中建于明弘治丁巳年(1497)的陈坦庵公墓,墓体庞大,占地1000平方米,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有景宁惠明茶、景宁食用菌、畲乡布鞋、景宁厚朴、安仁鱼头烧豆腐等特产。2020年12月4日,渤海村入选2020年浙江省卫生村名单,2021年2月,入选2020年浙江省“一村万树”示范村。
“德治”促进村与村融合
“党小组”提高工作效率
8月12号下午,实践团采访了渤海村党总支书记吴景清,她向实践团介绍了她在治理渤海村的工作心得——用“德治”提高村民素质,依靠“党小组”提高工作效率。吴景清也和实践队员们分享,“要做好基层工作,一定要有“利他”的奉献精神,做好群众的“螺丝钉”,多反思,把困难当机遇,主动反思,然后去改进完善。”
投身基层一线,打造民生福祉
接着,实践队员们采访了转业军人渤海村党总支副书记金家毅,在渤海村任职十月以来,他为村民服务次数不下于百次,为行动不便的村民提供采买帮助,为需要就医的村民提供交通便利等,都是金家毅书记的日常工作。此外,为助力村民实现自己的愿望,提高村民幸福感,景宁县开启的“微心愿”计划,渤海村也紧跟步伐,金家毅等驻村干部会为村民点亮这个微心愿。当被问到以前的军队经验对于当下的基层工作有什么帮助吗?金家毅提到,“军队中锻炼出来的耐心以及韧劲都是我维持现在工作的重要精神,对待村民工作要耐心,做好村民工作要有韧劲。”
辗转千家万户,化解盈多纠纷
最后,实践队采访了渤海村党总支委员钟秀琴,“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应该要处处以身作则,任劳任怨,要保持热情、规范、廉洁、高效的作风”,这是钟秀琴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为此她励志做一名“法律明白人”,奔波于村民的纠纷中,调解了数不胜数的民事纠纷,除了钟秀琴的热心调解外,渤海村在机制上也将“终端”向“源头”推进,陆续推进“锦鲤代办”机制、组建代办服务队和设置代办专车,进村入户、代跑代办解决群众困难,受理代办事项353件,化解率100%,满意率100%。

图7渤海村 调节纠纷亭
通过此次的电话采访,实践团真切地感受到乡村振兴以来中国农村的巨变,乡村基础建设齐全,农民安居乐业,有优美的生活环境,有可靠的工作提供,有热心的驻村干部,也有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这些都得益于默默驻守在一线的驻村干部。队员也收获了很多,启发了我们要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更要努力锻炼自己的耐心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与人相处要懂得以真心对待等诸多人生哲理。实践队员了解到,要想为人民贡献,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大学生如果不把课本上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纸上谈兵终究一击就破,只有真真正正的投入社会,我们才能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