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 | “庆建党百年华诞,追寻红色足迹”党史学习教育(一)
带队老师:谢银环、蒋丽娜
负责人:王羽嫣
团队成员:汪敏慧、何宇露、
程施媛、袁羽欣、梁楠
关键词:党史学习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百年经验弥足珍贵。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并持续引领教育落实我院青年学子在实践中领悟红色革命故事,传承并发扬红色革命精神。我院“庆建党百年华诞,追寻红色足迹”党史学习实践服务团结合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形势实际,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重温红色历史之路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由指导老师指导、队长统筹安排、实践团成员各自实地参观当地纪念馆、搜集相关当地党史资料,然后通过开展线上会议分享体验收获、实践总结的方式进行。

8月18日上午十点,实践服务团开展了第一次党史分享活动,此次活动以“钉钉”为主要载体,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由团队成员汪敏慧担任主讲员,带领实践团全体成员参观了金华市红色罗埠历史纪念馆。

红色罗埠历史纪念馆坐落于下周村孟塘桥头,毗邻横路溪,馆址占地面积120余平方米。会议开始,汪敏慧同学概述了金华市红色罗埠历史纪念馆的重要价值以及馆内的大体陈设,通过生动的话语描述和展示她去当地实践考察所拍下的图片,将团队成员成功“带入”罗埠历史纪念馆内,去深入挖掘当地的红色历史。
通过汪敏慧同学的分享,我们深入了解到了金华当地华街道黄家村聚凤严自然村被誉为“兰溪革命的摇篮”,这里也是兰溪早期中共党员严汝清的家乡。他在老家建立了全县第一个村农民协会,先后培养发展了邱福祥、陈子清、郑根土、严汝澄、郑汝根等一批先进分子加入共产党。他宣传革命思想,号召广大受欺压的老百姓反抗地主,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他抛头颅洒热血,捐身躯照汗青!对此,我们深感:没有祖辈们的艰辛付出、以血肉之躯抗击外敌的大义凛然,为造就百姓幸福生活的鞠躬尽瘁,就没有我们现在所生活着的和平年代。

在实践团长达40分钟的线上参观学习过程中,当地的红色革命故事历历在目:1927年7月,严汝清、邱福祥等人在老家聚凤严村建立起兰溪最早的村级党组织,并积极联络发动周边村民参加起义;1928年,中共浙西特委在兰溪成立,这是浙江省委在全省建立的第一个地区级的组织。迈出第一步往往需要勇气,作为“最早的村级党组织”、“浙江省第一个地区级组织”,无疑是当时走在最前列的组织,也正是这些组织不断发扬成就了新中国。可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所谓的革命,正是发现和培育新事物,并使其壮大的一个过程。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做的就是紧跟时代步伐,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如今,时光似不着痕迹地流逝着,当年参加起义的下周村先辈们也早已离我们远去,但这些历久弥新的红色故事在当地人的口中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了下来。在这占地面积120余平方米的纪念馆内,还原了大部分的历史记忆,在一张张老照片里,一尊尊雕像上,一个个有着分量的文字中,我们所体会到的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历代奋斗的艰辛,还有党员们顽强的意志以及建立新中国迫切且坚定的初心。
和平来之不易
吾辈应心存感激
更应居安思危、努力奋进
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蹈覆辙!